【独家】喉癌没打败他 卖出57万盘黄姜饭创纪录
【《多元共荣》系列5】
独家报道:游燕燕
如果人生给你一记重击,你会怎么做?对沙拉瓦南(Saravanan Subramaniam)来说,这一击来自2008年的癌症诊断。那时,他还是个蔬菜批发商,天天和赊账、欠款、现金流危机打交道。生意做了10年,却因为喉癌被迫停下脚步,整整8年时间都在治疗和思考。
“那段时间,我不断问自己:要不要继续这样捉襟见肘的生意?”他说。答案是——不。
于是,他转向了现金流更稳的行业,零售和餐饮。2015年,先是开了一家迷你超市小试牛刀,结果表现不错;后来机缘巧合接手了一间债主卖不出的餐馆,这就是India Gate的起点。
接手时餐馆一团糟,员工甚至集体离职。沙拉瓦南硬着头皮停业两个月,亲自重整团队、改菜单、搞培训。再开张时,营业额直接从每天200令吉飙到6000令吉,India Gate总算“活过来了”。
2017年,赛城第一家分店站稳脚步;2020年,蒲种店升级走精致路线:高级装潢、细致服务,但价格依旧亲民。顾客群跨越三大族群。他坚持,定价太高只能做“一锤子买卖”,唯有平价才能养出长期忠诚粉丝。
随着分店越来越多,口味一致成了难题。2021年,他设立中央厨房,统一流程。结果,一年内卖出57万盘印度黄姜饭和37万张烤饼,还登上《大马纪录大全》。
如今,India Gate 已有12家分店。接下来,他计划把版图扩展到槟城、新山、东马,最终冲出海外,首站瞄准新加坡。终极目标?推动公司上市!

接手债主餐馆逆势开店
India Gate精致印度餐亲民价
在本地琳琅满目的印度餐厅中,一家名为India Gate的餐馆异军突起,不仅在口味上坚持印度地道风味,还在餐饮形式上打破印象,将精致料理变得“平价亲民”。
即使在冠病疫情最严峻的时期,这家餐厅依然逆势开设第二间分店,并在疫情复苏的短短两年内,将版图扩展至全国12家分店,接下来更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。
然而,这段成功之路的起点,却来自一场病后的人生转折。
在创办India Gate之前,创办人沙拉瓦南(Saravanan Subramaniam)原本是一名蔬菜批发商。
他从2000年加入叔叔的批发生意,2003年起独自创业,在这条供应链中经营超过10年。然而,2008年他被诊断患上喉癌,治疗时间长达8年之久,期间生意大受打击。
他说:“那段时间让我重新思考,要不要继续这类总是面对欠账压力的生意。”
传统蔬菜批发普遍允许赊账,欠款金额累积后造成资金链吃紧,周转压力大,一旦客户违约或拖欠付款,整个生意很容易陷入现金流危机。
寻找现金流健康行业
因此,他决定在康复期间寻找现金流更健康的行业,于是2015年开设了一家迷你超市作为转型尝试,结果营运表现不俗。
谈到现金流稳健的行业,餐饮业无疑名列其中。毫无相关经验的沙拉瓦南在机缘巧合下踏入这个领域。
然而,与迷你超市“开局顺利”的经历不同,他在餐饮业的起步显得格外崎岖。
India Gate的前身原本也是一家餐馆,由一名曾向他欠款的顾客所经营,对方提出出售餐馆以偿还债务,却迟迟卖不出去。
于是,沙拉瓦南提出以“代偿”的方式接手经营。
“我当时对餐饮毫无经验,便请对方继续担任经理协助营运,但餐馆依然经营不善,甚至出现员工无预警离职的情况。”
无奈之下,他决定暂停营业,着手全面重整团队,从管理制度、菜单设计到员工培训,逐一进行改革与提升。
两个月后,India Gate以全新姿态重新开张,营业额从每日约200令吉迅速跃升至6000令吉,成为品牌转型的关键起点。

依印裔社群收入水平定价
2017年,第一家India Gate在赛城正式站稳脚步。随着顾客群渐趋稳定,沙拉瓦南开始筹备第二家分店,并于2020年在蒲种设点。
这一次,他大胆融入精致料理概念,装潢更高级、服务更细致,但价格仍旧大众化。
他指出,本地印度餐馆很多,但走精品路线的却不多。
“顾客的回响让我深刻意识到,美食品质、用餐环境与合理定价,是驱动品牌成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,也是吸引并稳步增长顾客群的重要因素。
“我们的目标是让精致料理不再高不可攀,让更多人日常也能轻松享用高品质的印度美食。我们追求的不只是周末或节庆人潮,而是在平日也能维持稳定的客流。”
尽管光顾的顾客涵盖三大种族,但印裔群体仍占80%。他坦言,在定价上必须考虑印裔社群的普遍收入水平。
“如果菜单价格太高,就只能做一次性生意。利润虽高,却无法累积忠诚顾客。”

设中央厨房统一口味
随着第3间分店的开设,India Gate开始面对食物品质不一致的挑战。
于是,沙拉瓦南于2021年设立了中央厨房,统一所有分店的食材准备流程,以确保顾客在每一间分店都能享有相同的口味与水准。
去年,餐厅凭借在一年内售出高达57万3619份印度黄姜饭和37万9485份烤饼,成功列入《马来西亚纪录大全》,创下亮眼成绩。
他坚信,高销量的背后,靠的是稳定品质和物有所值的价格。
“这种策略不仅有效吸引回头客,也让India Gate逐步建立起‘高质不高价’的品牌认知。”
目前,该中央厨房已获得清真认证,各分店也正在陆续申请清真标志,以拓展更广泛的回教徒客群。

合理定价比利潤重要
地道风味不仅是一句口号,而是从厨房源头就开始的坚持。
India Gate所聘请的厨师皆来自印度,料理则涵盖了北印度与南印度多种经典风味,如皇室风格的莫卧儿(Mughal)菜系、以炭烤闻名的坦都(Tandoor)料理,以及香料层次丰富的切蒂纳德(Chettinad)佳肴。
不仅如此,为了与本地节庆文化接轨,餐厅也会在特定节日推出限定菜单,包括屠妖节、大宝森节、双亲节等,为顾客的用餐体验增添新意。
谈及经营挑战,沙拉瓦南直言,餐饮业最普遍又最具挑战的问题之一便是人手短缺,尤其在招聘厨房团队方面更为明显。
“我们坚持聘请印度籍厨师,是为了确保菜品的正宗与传统风味的还原,但这也大大提高了招募难度。”
除了人力问题,另一个棘手挑战是如何在成本普遍上涨的当下,维持价格亲民的同时又不牺牲食物品质。
“我认为合理定价比高利润更重要。宁愿少赚一点,也要让顾客吃得值得、吃得满意。”
他强调,唯有在美食本身持续下功夫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。
冲出海外筹备上市
目前,India Gate已拥有12家分店,遍布巴生谷、赛城和芙蓉等地。
其中,第11家分店更首次进驻购物中心,选址在武吉加里尔柏威年广场(Pavilion Bukit Jalil),旨在吸引更广泛、更多元文化背景的食客群体。
沙拉瓦南透露,接下来5年内,他们计划在马六甲、新山、槟城、沙巴、砂拉越等地陆续开设分店,将分店总数扩展至25至30家。
在巩固全国版图后,India Gate也将迈向海外市场,首个进军目标锁定为新加坡。
“一旦各项扩展计划顺利落实,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推动公司上市,让品牌迈向更高的里程碑。”
创业学堂:细节中捉住食客心
沙拉瓦南的故事,是一堂最真实的创业人生课。他以癌后重生的韧性,转型投身餐饮业,从零开始建立India Gate品牌,不仅逆势开店,还在短短数年内扩展至全国12家分店。
企业家能从他身上学到的,不只是转型的勇气,更是对“现金流健康”的深刻理解,以及“品质不等于高价”的品牌信念。
他坚持不为高利润妥协品质,设立中央厨房统一口味、强化顾客信任;他敢于聘请海外厨师只为还原地道风味,也愿意牺牲利润让顾客吃得值得。
他以制度化、规模化提升效率,又懂得在细节中抓住人心。India Gate的成功不是奇迹,而是坚持、策略与信任的复合成果。

下期预告:从零开始、不靠背景,只靠一双手和一股热情,“Chef Kecik”烘焙屋创办人拉曼巴哈乌丁从家庭烘焙做起,走出厨房,创下破9万学员纪录,看他如何用甜点翻转人生。
The content is a snapshot from Publisher.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for accurate info. Contact us for any changes.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