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stie's comment on HARTA. All Comments

lestie
2 Like · Reply
很多人都相信市场的判断是正确的,相信市场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对的,即使偶尔不对也可能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让投资者觉得他们是错的。这观念自然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直觉,认为股价跌就应该避免,这企业的前景一定有问题。反观股价起,我们就该多点关注,因为市场经常是对的,股价的上升趋势必定有它的利好。买在上升趋势的好股总好过买在下跌趋势的烂股。
延续这观念最经典的词句是 :
1. 来股市是要赚钱还是要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?
2. 越跌越买,总有一天倾家(0)收场

所以股票起,你就应该追,记得要 cut loss,别短期变长期, 投资没有对错,有赚钱才是王道。

我没有针对任何人,我父亲就经常这么说。我相信在股市里永远不缺乏或大部分都属于像我父亲一样的人。
Show more
Diu DIU DIU
book always write and guru always talk this i agree,but i can say didint less less less also have 2m money and 10 years calculate,can average 10% us one years,can say ok jo,antoher dun think so much,if u clever some,die more faster lai this kind games........share market can win big money,is see u have how many share market knownleage only......important is people.................
Show more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Fisher aka 小白
lestie,那你父亲的投资顺利吗?长期属于赚钱还是亏钱的一方?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路人
lestie那要看你所理解的市场是什么?每只股都由不同的资本控制压价压得得很低收票,一有陌生资金进入又再压到止损价好让资金亏钱止损离场。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lestie
这个我不便在这公开。Fisher你是个反向思维有经验的投资者,深度了解凡事都没有绝对。如果我父亲都很顺利,在股市10个人应该有9个是赚钱的。
幸存者偏差,死亡的人不会说话。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lestie
路人,takaful被epf压价,不妨观察这现象是长久的或短暂的。要是每股收益不断萎缩,任何低价可以更低。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Fisher aka 小白
有点意思。。。我可以问问你意见吗?我刚开始上咕噜的课程时,第一堂就是教风险,教导学员人多的地方不要去!你觉得这话怎么样?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路人
如果看业绩好才买就很容易买在高位然后被割韭菜,如果业绩还没出乘低买也会被业绩炸弹炸挂。没有无敌的玩法,只有觉得到止损价就止损,到目标价就止盈。剩下的就留给运气了。
fisher,cimb人多,可是低位买安全感满满。。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lestie
Hartalega曾经是个“很多人”喜欢去的地方。早在2010年刚开始有人质疑它做假账,关家族甚至卖股。。来到2015年有许多资深投资者认为它的估值水平过高,不值得持有,更不用说要买入了。

结果2015年后生意更兴隆。当时的高估值匹配高成长自然不成问题,其实人多不那么可怕,怕在人多的地方,企业一旦盈利萎缩能分给投资者的盈利水平,是否我们还可以接受?

通常股价起自然吸引更多人想拥有harta的股票,市值越高吸人的力度会越强,然而吸人归吸人,企业的盈利水平并不取决于吸人的多寡而因此改变。

市场虽然并不总是有效率,如经常交不出好成绩,人多的地方将会变成险地。这就是目前harta的状况。
Show more
1 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Fisher aka 小白
我后来的感悟是,市场是由人多的一方去推动走势,所以有颠覆了我一开始的认知。。。
其实很多知识,值得自己再去多想一想,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悟。。。
还有就是,我从一位资深股友得到一些数据,其实在马股,股价越跌越勇敢买进的其实是散户,而当趋势反转时,很容易把手中的票卖给市场的也是散户,因为散户一般的心态是喜欢买“便宜“,不敢追涨,怕被套。。。。你注意看,机构们向下摊平ad的多,还是散户向下摊平捡便宜的多?
当然世事没有绝对,但假如你愿意敞开思维,去多听不同的声音,也许你会打破现有的认知,去容纳更多的可能性,把自己的思维模式从二维提升到三维,甚至更宽更高的维度
Show more
1 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lestie
Fisher谢谢你的意见,人多人少,只要企业的蛋糕越来越少,便宜可能更不便宜。有时,10块钱很便宜,两块钱很贵,你说呢?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路人
其实现在手套股就是为炒而炒而已,大家都知道covid不会回来了也有人买来等运到,pe那么高还有基本面可言?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Fisher aka 小白
客气了,老人家比较啰嗦。我现在讲的比较多是市场行为,我看重的是公司趋势前景,再以股价走势,资金走向判断是否如我所想的,才进行买卖。。。
回答你的问题,买在起涨点,10快很便宜,买在起跌点,一块都是贵。。。至于怎样判断,那就是个人修行经验了。。。
再回到你一开始的问题,市场是有效说还是无效说。。。我现阶段的答案是,短期内是有效,股价会很快反映,资金不会说谎。长期来说,很可能是无效说,市场情绪会让股价偏离该公司实际价值。
既然知道长期很可能是无效,为什么不勇敢捞低+耐心等待?1)因为人是贪心的,尤其散户一般资金不大,都想要急于求成,最好早上买,下午就有收获。我遇过很多标榜自己是长期投资者的,心里却很羡慕旁边买到爆涨股的,结果没两天看股价没动静,就没耐心等了。2)你永远不会懂市场的不理性可以维持多久,尤其是马股,这会耗费很多时间成本。3)万一真的看错了呢?这个是很多散户不愿意面对的问题。要知道,哪怕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本身,他也未必知道两三年后的事,马股大部分公司都是下游,太被动了。
很多人都喜欢拿冷眼,巴菲特这些大神说教,但有没有一种可能,他们是你说的幸存者偏差?
Show more
1 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Fisher aka 小白
经常上吹水站吹水的,你觉得有几个会有这些大神的耐心和资金可以长期等待?都是天天来盯着股价的,这些就是人的行为模式,骗不了人的,哈哈哈。。。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路人
银行股比较容易玩,买进然后等三五年是很平常的事,偶尔运气好1年就到所谓高点觉得贵了就卖再找被压到便宜的股买进再等。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lestie
路人,真抱歉。我不会玩股票。日后请多多指教,晚安。
Like · 1 day · translate
Augustine Cheng
有些人,别人听他说一句就能预测到他30年后的投资结局,只是不愿明说,只有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接下来的30年是什么结局,他们才会理解别人的苦心。
2 Like · 18 hours · translate
lestie
道不同不相为谋。
当投资底层逻辑存在根本性分支时,继续深入讨论具体操作,大概率是抵效甚至徒劳的。

如果对话开始滑向哪种方法更好或互相试图说服对方,我看及时,礼貌地终止讨论是最明智的选择。

有时,2块钱很贵对比10块钱很便宜,不同的人因思想框架各异而有不同的答案。
不同赛道的选手,偶尔看看对方的赛道的情况无防,但非要争论谁的赛道更好跑或试图让对方换赛道,对双方都无益。

适时沉默不是封闭而是高效利用时间的智慧。
Show more
2 Like · 13 hours · transl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