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N95从2.05到1.99 1字的魅力 首相打心理战
报道:何燕羚
(吉隆坡24日讯)为什么不是2令吉,偏偏1.99令吉?
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昨日宣布RON95针对性补贴后,每公升将降至1.99令吉。
汽油价从现在的2.05令吉降到1.99令吉,不只是6分钱的事,更是一场“1字头”的心理战。
安华在应用“1字头的魔力”。
在经济心理学里有个现象叫“魅力定价”(charm pricing),
把商品或者服务价格定在1.99令吉、4.99令吉、9.99令吉,总比2令吉、5令吉、10令吉,更容易引起消费者注意,并下单。
因为我们的大脑对“第一个数字”特别敏感。
就像你看到RON95的标价从2字头掉回1字头,哪怕只是6分钱,大脑会自动想到“便宜”、“减价”、“政府有做事”。
其实不只汽油价,我们生活中早就被这种定价策略围攻。
快餐套餐永远是19.90令吉,而不是20令吉;超市促销写的3.99令吉,你从来没看过4.01令吉;衣服标价也99.99令吉,而不是100令吉。
安华这次把RON95降价选在1.99令吉,是精准投放给民众“我帮你省钱”的心理暗示。

一不小心,就让大家觉得:“哇,好久没看到油价掉回‘1字头’了!”
当然,人民也不完全天真。汽油便宜几分钱,能救的只是表面生活。
但在这个什么都涨,连云吞面都变10令吉一盘的时代,看到1.99令吉,也不是毫无感觉。
这也许就是心理慰藉型政治。
The content is a snapshot from Publisher.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for accurate info. Contact us for any changes.
Comments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