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行5年来首次减息 只因这3大风险|附音频
(吉隆坡9日讯)国家银行加入东南亚央行的减息大队,2020年来首次采取宽松货币政策,主要考虑到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三大风险。
货币政策委员会今日在议息会议后,将隔夜官方利率(OPR)从3%调低至2.75%,为按兵不动两年以来首次减息,也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次放宽货币政策。
在这之前,国行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四度减息,累计减息125个基点,将利率维持在历史最低1.75%,并维持此低水平直至2022年5月。
2022年5月起,国行连续升息4次,利率来到2.75%,并在2023年5月再升息25个基点至3%,随后连续12次会议选择按兵不动,为期超过两年。
货币政策委员会指出,最新的经济指标显示,在稳定的内需和出口增长带动下,我国次季经济持续成长,且劳动力市场、投资活动也稳定扩张。
关税不确定性成关键
“有利的贸易谈判结果、主要经济体促进增长政策、对电气和电子产品的持续需求以及强劲的旅游活动,都可能提升我国的出口前景。”
不过,我国经济仍面临多个下行风险,包括全球贸易放缓、市场情绪低迷,以及大宗商品产量低于预期。
外围方面,委员会认为,全球经济前景获积极的劳动力市场状况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措施支撑,但关税走向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仍是主要下行风险。
“这些不确定性还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。”

整体而言,货币政策委员指出,将继续对近期事态发展保持警惕,并评估国内增长和通胀前景的风险平衡。
东南亚各国央行为应对通胀减缓和全球经济放缓纷纷减息,印尼、泰国、菲律宾和越南已陆续放宽货币政策,通过汇率管理货币条件的新加坡,也已转向更为宽松的立场。
The content is a snapshot from Publisher.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for accurate info. Contact us for any changes.
Comments